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是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西咸新区坚持以西安市国家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为契机,结合新区国家碳达峰、气候投融资、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和省级低碳近零碳等试点工作,从绿色建设技术、园区建设、绿色产业发展和金融支撑等多领域发力,积极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新路径、新模式,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绿色建设技术方面,在全国率先大规模推广中深层无干扰供热技术,在省内外累计推广中深层地热能无干扰供热技术2800多万平方米,推广海绵城市建设2300万平方米,推广装配式建筑超2000万平方米,建成了省内规模最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已建在建的近零能耗建筑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项目数量和建筑面积均位列全省前列。
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大力发展培育含新量、含绿量高的绿色能源产业,充分利用秦创原·氢合湾氢能产业两链融合科创区、双碳光伏产业园等特色产业聚集区的集成效应,吸引隆基绿能、汇川技术、日立能源等优质企业项目纷纷落户,初步形成了涵盖氢能、储能、电池等领域的绿色低碳产业集群,新区14家企业入选省级、国家级绿色工厂。
在金融支撑方面,积极推动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创新构建多维度气候投融资统计体系,完成218家规上工业企业碳核算,建立企业碳账户,推动金融机构提供差异化金融支持,减少企业融资成本。科学制定气候投融资项目、气候友好型企业入库标准,65家企业、88个项目入库,预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9.2万吨。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创新落地“碳减排挂钩贷款”“绿色保险+绿色建筑”“绿账融”“绿融租”等一批绿色金融产品,开展精准入企服务,已为39个入库项目解决融资116亿元。
在低碳近零碳园区建设方面,以沣西、空港新城省级低碳近零碳试点建设为抓手,发布实施全省首个“低碳细胞”工程建设指南,创建低碳学校、社区等一批低碳细胞;积极推进绿色机场建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项目建设了全国最大的冰蓄冷机场能源中心、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积极打造全省低碳近零碳示范标杆。
下一步,新区将严格按照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建设要求,继续纵深推进相关工作,充分激发社会各层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潜力,及时总结提炼推广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经验,以点带面,逐步拓展协同创新领域和范围,不断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实践,增亮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底色,为全市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贡献西咸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