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生态环境局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436号提案的复函

类别:A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签发人:刘军
市环函〔2020〕47-9号

对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

第436号提案的复函

封蒨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现代科技,加强我市环境污染精准防控的建议》(第436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做出的最重要的决策之一,也是党的执政宗旨、执政纲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打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为核心抓手,统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各系统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当前,我市环境保护事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的管理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当下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对污染源实时、长效的监控和对污染行为精准、快速的处置是我市环境保护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2018年,由西安市委、市政府决策,西安市生态环境局主导打造了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目前,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已初具规模,气、水、声、土等监测站点基本覆盖全市重要区域;通过九大应用平台,初步实现了生态环境的数据采集-交互分析-成果运用-调度指挥的运行模式。智慧环保已成为西安市环保工作的新兴、乃至核心业务,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防”向“技防”转变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政府独角戏”向“政企联合,全民参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针对提案中涉及的相关问题和建议,逐一回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环保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问题。

为贯彻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一盘棋”的建设思路,全力解决分散执法、多层执法等长期存在的突出问题,2020年4月,在整合市、区两级环境监察队伍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执法支队。在原有环保执法的工作基础上,划入了资源规划、农业农村、水务部门相关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执法职责。

执法支队作为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执法机构,统一行使生态环境保护执法职能,实现执法事项“一对多”,一支队伍管执法,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实现执法区域“一对一”,一个层级执法,解决重复执法问题;实现查处案件“多对一”,统筹全市执法力量,针对群众关注、反应强烈的问题,对重点区域和行业开展交叉执法或联合执法,解决执法软弱问题。不断推进全市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关于您提出的“个别企业、单位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只愿意治标而不愿意治本”的问题。

针对个别企业、单位和个人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的问题,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多种方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加深新媒体与门户网站融合发展,以形式多样的传播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围绕大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热点事件、重大决策进行解读,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格、图片、视频等多元化方式强化生态环境信息可读性,进一步发挥舆论导向性作用。

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覆盖广、速度快、互动便捷的特点,及时发布官方信息。我局开设了生态环境局官方微博、微信,及时发布生态环境工作动态、政策法规等信息,为市民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了更丰富、便捷的渠道。2019年通过微信发布信息1623条,通过新浪微博发布信息14636条。二是借助主流传统媒体可信度高、报道深入大的优势,策划系列报道。2019年,中、省、市各级媒体今年共刊发我市生态环境新闻稿件6000余篇(条),向社会及广大群众宣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提高了市民对生态环境工作的关注度。三是开通了“在线访谈、咨询、建议、投诉、网上调查、民意征集、在线办事”等互动栏目,服务功能全面,舆情渠道畅通。四是制作环保宣传短片,以更多的形式从多方面多角度普及环境保护知识,增强了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在宣传工作的基础上,今年正在实施企业信用评价项目。综合考虑企业污染的程度、环保投入、群众投诉、经济贡献等要素,构建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根据各个企业的评价等级,从企业与法人的税收、信征、检查频次等方面入手,鼓励守法企业,支持企业进行环保改造;惩处失信、违规企业,推动企业技术更新升级,实现企业环保与生产两不误。

三、关于您提出的“部分污染企业与监管部门躲猫猫”的问题。

按照生态环境部《关于做好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清理整顿和2020年排污许可证登记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生态环境系统以点对点帮扶的方式,全面指导企业开展排污许可证发证登记工作。通过集中组织企业召开排污登记培训,对排污许可相关政策进行宣讲、详细讲解排污许可登记申请流程,现场逐一解答企业目前在申请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同时就企业按证排污、证后监管作了详细说明。管理部门主动上门服务,面对面,手把手帮助企业高效登记。目前已核发1800余家排污许可单位,其中重点管理216家。初步实现了重点排污企业的全登记、全监控工作。

近期开展了企业用电工况监控项目。通过在重点污染源企业内部安装用电监控设备,实时监控企业主要生产设备、污染处置设备的用电负荷。将监控数据与正常工况条件下功率等参数的比较,监控企业是否在规定时间内开展生产工作,是否落实停产、限产政策,确保企业治污、产污设备的同步运行。

四、关于您提出的“建立污染源全面监测系统”的建议。

在西安市智慧环保指挥系统中,已经建设了226个国标三参数空气质量检测站,37套地表水质自动检测站,8套有机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全面监控全市重点区域的空气和水环境质量。当监测到某一污染物指标超标时,系统会自动报警,给站点责任人发送告警邮件,提醒有关责任人,立即开展排查整治工作,防止污染持续超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查看周边站点历史走势,确认是否是周边站点污染扩散至此;查看周边扬尘历史走势,确认是否有工地异常;查看周边重污染企业历史走势,确认是否有企业异常排放;如果这些都未定位污染源,还可以通过视频查找。

此外,在西安市两百辆出租车上安置了空气检测设备,实现了全市道路PM10、PM2.5的污染监测及实时通报。这些出租车可覆盖我市主城区95%以上的机动车道路。监测结果每月向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通报,将环保工作形成闭环,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结合走航车制定走航路线,根据走航结果图精准定位污染位置,自动指派就近网格员核查,如果属实,则转交案件,进入网格化监管平台进行处理,确保发现问题及时查处。

五、关于您提出的“建立非法排放污染源识别定位技术与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议。

在借鉴石家庄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西安市环保烟火监控项目,在长安区、阎良区布设系统监控点位171个,采用可见光镜头和热成像镜头相结合的双镜头监控,对监控覆盖区域中的火点(扬尘点)全天24小时巡航不间断探测,对秸秆、垃圾等焚烧区域及扬尘能够快速定位报警。西安市火情处置指挥调度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形成了告警及时、信息通畅、定位准确、处置快速、流程闭环的工作机制。系统能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通过手机短信和APP报警,指挥调度处置人员赶赴现场处置,在火势还未烧起就将其扑灭,避免了大气污染。2020年试运行以来,截至7月中旬共发现火点1000余处,所有火点均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与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合作,开展全市生态环境立体遥感监管项目。利用GF1、GF2、GF5号等各类卫星遥感LIA级数据,每月监测市区及郊区的施工工地扬尘源分布情况、苫盖措施是否到位。实时监控西安市范围内火点和农用地,并将火点显示在地图上,提供快速准确的火点信息,协助监察执法及相关治理工作。

基于多时项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利用黑臭水体遥感反演模型,对黑臭水体进行周期性(季度)动态遥感监测,快速识别大范围城市黑臭水体污染位置、污染程度,并对遥感监测成果进行野外实地验证,实现对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进行周期性、常态化监测和管理。同时对西安市部分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与二级保护区范围内风险源进行全面监测,可为水源地风险预警提供数据支撑,为水源地日常管理提供防控重点指导。

六、关于您提出的“加大环保技术发展支持力度,探索污染减排新技术、新工艺应用”的建议。

西安市生态环境系统从政策引导,技术支持等方面,持续开展环保技术的推广工作,探索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应用。按照西安市“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一是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评估,组织专家对企业上报的工艺技术进行评审,指导企业开展工艺改善工作。二是设置市级环保专项资金,用以支持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环境保护技术目录》、《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名录》和我市鼓励发展的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推广示范项目。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新技术含量和科技示范意义,对区域、行业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三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对城区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有重大安全隐患的重污染企业污染设施的关闭;支持城区集中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燃煤锅炉拆炉并网项目。四是针对性的开展黄标车及老旧车淘汰工作,燃煤锅炉除尘改造和清洁能源替代等项目,全面提升环保产业的科技含量。

七、关于您提出的“尽快开展试点工作”的建议。

2020年,在原有铁腕治霾办的基础上,西安市成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牵头开展全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针对目前群众关心的空气质量问题,成立了“空气质量保障专班”,24小时开展调度工作。指挥中心也启动了空气质量认知归因研判工作,并建立了数据研究专班。以空气质量数据、气象数据和污染源数据为基础,针对污染事件,分析研究数据变化规律,对污染防控工作进行更精准、更科学指导。

与交通大学、西安交大长天等学校和企业合作,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课题“面向城市群的区域生态环境智能感知技术与系统示范”项目,初步选取经开-未央区作为试点区域,分析不同工作场景(小范围异常、大面积超标、关中地区联防联控)下污染物传输过程,开展精准溯源工作。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着力建设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的智慧应用体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打造国内一流的智慧环保大数据资源中心。让环保物联网成为西安市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中枢神经,为提升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和环境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针对污染源和传输路径,开展精准管控工作,最终达到共建、共享、共治的目标。为全市打赢蓝天、碧水、净土、青山四大保卫战攻坚战奠定基石。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2020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