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二季度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2009年第二季度西安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90天(其中优为10天),占监测天数的98.9%。去年同期,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的天数为83天(其中优为2天),占监测天数的91.2%。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西安市环境空气国控网监测点位共有七个,经监测获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样本数1638个。清洁对照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样本数273个。

二季度全市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季均浓度值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2.50%、13.95%和25.93%。

1、二氧化硫

二季度全市二氧化硫季均浓度值为0.031毫克/标立方米,季均浓度范围为0.006-0.069毫克/标立方米,无超标样本,达标率为100%。与上年同期相比,季均值有所下降,降幅为22.50%。



◆声环境质量监测

2009年第2季度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为陕西宾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东六路、省气象局、钟楼、高压电瓷厂、搪瓷厂、西五路8个点位,分别代表5个类型区域,其中陕西宾馆代表特殊住宅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代表居民、文教区;东六路、省气象局、钟楼代表居住、商业、工业混合区;高压电瓷厂代表工业集中区;搪瓷厂和西五路代表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每季度的第二个月监测一次。

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五个区域中,昼间噪声混合区和工业集中区达标,昼间噪声最好的区域是工业集中区,低于国标2.8 dB(A),其次是混合区,低于国标2.0 dB(A),其余三个功能区均超标,特殊住宅区超标2.8dB(A),居民、文教区超标2.9dB(A),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超标3.1dB(A);夜间噪声5个功能区均超标,超标最严重的功能区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夜间噪声,超标为10.7dB(A),其次是特殊住宅区超标8.1dB(A)。

可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5个功能区的昼间、夜间和昼夜间噪声均高于去年;昼间噪声升幅在1.1dB(A)-4.9 dB(A)之间,升幅最高的是工业集中区;夜间噪声升幅在0.7dB(A)-6.6 dB(A)之间,升幅最高的是工业集中区;昼夜间噪声升幅在1.0dB(A)-6.1 dB(A)之间,升幅最高的仍是工业集中区。

2009年第2季度功能区噪声与去年相比,噪声污染整体有所加重,特别是工业集中区,昼间、夜间和昼夜间噪声均为增幅最高;与国标相比,昼间噪声仅有2个功能区达标,夜间噪声5个功能区均超标,其中超标最严重的依然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



2、二氧化氮

二季度全市二氧化氮季均浓度值为0.037毫克/标立方米,季均浓度范围在0.010-0.078毫克/标立方米之间,无超标样本,达标率为100%。二氧化氮季均浓度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3.95%。



3、可吸入颗粒物

二季度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季均浓度值为0.080毫克/标立方米,季均浓度范围为0.017-0.226毫克/标立方米,最高超标率出现在高压开关厂点位,最大超标倍数为0.51倍。全市超标样本数为10个,超标率1.83%。与去年同期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季均浓度值下降了25.93%。

4、降尘

2009年二季度降尘监测点位14个,取得有效数据42个,自然降尘量月均浓度范围为10.04 -30.60吨/平方公里·月。二季度月均浓度值为20.31吨/平方公里·月,低于标准31.78%,与去年同期相比季均值下降了11.66%。

5、降水监测

2009年二季度降水点位为市监测站、气象局、莲湖区站。监测结果显示:本季度共取得降水样本33个,未出现酸雨样本,降水pH范围为:6.2-7.6,全市降水pH平均值为6.9;与去年同期一样,没有出现酸雨样本。

◆水环境质量监测

2009年第二季度对西安市10条河流的24个断面、排污渠系的4个断面、景观娱乐用水的2个断面以及饮用水源地的4个监测点位分别进行了常规监测。河流的水质状况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按功能区划分类别进行评价;评价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石油类;饮用水源地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进行评价;排污渠系4个断面的水质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进行评价;34#(严家渠)、24#(灞河口)两个国控断面的城考项目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和Ⅴ类标准进行评价,景观娱乐用水130#(兴庆湖湖心)断面和140#(荆峪沟)断面 “城考”项目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进行评价。

监测结果表明:

10条河流的24个监测断面中,除31#沣河的沣河口断面和44#潏河的滈入潏断面水质达标外,其余22个断面水质均未达到其功能区划分类别。在24个监测断面中,有2个断面达到Ⅲ类水质,8个断面达到Ⅳ类水质,2个断面达到Ⅴ类水质,其余12个断面均为劣V类水质。与上年同期监测结果比较,仅临河污染有所加重,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33.02%,其余9条河流(渭河、浐河、灞河、沣河、潏河、皂河、黑河、涝河、新河)水质较上年均有所好转,其中涝河、浐河的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最为明显,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67.31%和60.67%。10条河流污染程度由大至小排序为:河>渭河>临河>浐河>新河>灞河>涝河>沣河>潏河>黑河。

本季度河流的主要污染物由重至轻依次为: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其污染分担率分别为28.45%、19.85%、18.18%、10.93%、9.87%和9.42%。污染物仍以有机类污染为主,重金属类污染与同期相比明显降低,总汞的污染指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0.79%。

排污渠系4个断面的水质全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Ⅳ类标准。与上年同期相比,北石桥断面水质污染状况稍有加重,受石油类项目污染加重的影响,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67%。贾家滩、西兴隆和小北门断面水质污染状况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转,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下降了33.81%、59.98%和15.35%,其中漕运渠的西兴隆断面下降最为显著。排污渠系整体水质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由重至轻依次为:氨氮、挥发酚、石油类、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

4个“城考”断面中,34#(严家渠)、24#(灞河口)断面的各项“城考”指标均分别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和Ⅴ类标准;130#(兴庆湖湖心)断面和140#(荆峪沟)断面第二季度“城考”项目均达到Ⅳ类标准。

本季度饮用水源地4个监测点位所有项目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Ⅲ类标准。

6月份我站对我市饮用水源地地表水和地下水分别开展了109项和39项全分析,监测结果表明4个监测点位所有项目全部达标。